我国水稻两种管理措施差异研究

欧亚国际

欢迎您来到欧亚国际科技官方网站!

土壤仪器电话

010-82794912

品质至上,客户至上,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我国水稻两种管理措施差异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14 11:53:36点击:1931

来源:欧亚国际

分享:

    农民传统和较佳作物管理技术处理的氮素吸收在水稻整个生长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齐穗期之前氮素迅速累积,到齐穗期之后氮素的吸收速率下降,但具体在各个时期的累积吸氮量和阶段吸氮量不同。


    农民传统和较佳作物管理技术处理的累积吸氮量,在分蘖期分别为39.8kg/hm²和40.2kg/hm²,占作物收获期吸氮量的26.2%和24.2%;在穗分化期分别为88.2kg/hm²和81.6kg/hm²,占作物收获期吸氮量的58.1%和49.2%;在齐穗期分别为134.9kg/hm²和147.7kg/hm²,占作物收获期吸氮量的88.9%和89.0%;在成熟期分别为151.7kg/hm²和165.9kg/hm²。目前的土壤养分测试仪研究表明,我国的水稻仍然能够通过优化水肥以及作物管理技术实现增产10%,增产的原因可能是:一、氮肥施用量和时期匹配高产水稻的生理需求,减少早衰,干物质累积,尤其是后期干物质的累积,了氮素吸收和千粒重的增加。增加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且经济产量主要决定于齐穗后群体的光合生产量,即花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 二、增加钾肥的施用,尤其是增加抽穗期钾肥的施用,这可能增加水稻根系的活力,对养分的吸收,有利于形成高产群体;三、个别点施用硅肥或微量元素,可能也有一定的的增产效果;四、增加栽插密度,保障了合理的群体数量和穗数。五、后期的干湿交替灌溉,了弱势粒灌浆,增加每穗粒数。


    两种管理措施下,水稻的阶段氮素吸收量也存在差异:从分蘖期到穗分化期,农民传统和较佳作物管理技术处理的阶段吸氮量分别为48.4kg/hm²和41.4kg/hm²,占作物收获期吸氮量的31.9%和24.9%;穗分化期到齐穗期,阶段吸氮量分别为46.7kg/hm²和66.1kg/hm²,占作物收获期吸氮量的30.8%和39.8%;齐穗期到成熟期,阶段吸氮量的11.1%和11.0%。农民传统处理在生育前期表现出较大的氮吸收能力,但从齐穗期开始,较佳作物管理技术处理的氮吸收能力要大于农民传统处理。

  • 土壤仪器品牌德国steps
  • 土壤仪器品牌奥地利PESSL
  • 土壤仪器品牌荷兰MACView
  • 土壤仪器品牌德国INNO_Concept
  • 土壤仪器品牌比利时WIWAM
  • 土壤仪器品牌德国GEFOMA
  • 土壤仪器品牌奥地利schaller
  • 土壤仪器品牌荷兰PhenoVation
  • 土壤仪器品牌法国Hi-phen系统
  • 土壤仪器品牌Videometer
  • 土壤仪器品牌比利时INDUCT(OCTINION)
  • 土壤仪器品牌美国EGC
  • 土壤仪器品牌HAIP
  • 土壤仪器品牌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欧亚国际